作者單位:中G人民解放軍第208醫院供應室,吉林 長春 130062
【關鍵詞】 環氧乙烷;滅菌;應用
環氧乙烷滅菌主要應用于畏熱、畏濕的高分子制品或器材,環氧乙烷是一種化學性質活潑的雜環類環氧化物滅菌劑。在低溫下為無色透明液體,能溶于水、乙醇、乙醚。環氧乙烷是一種氣態廣譜滅菌劑,它可以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芽孢、病毒等。因其具有效果可靠、有效期長、操作簡單、使用安全、不損害物品、穿透力強、滅菌效果好等特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1 優點
①減少了物品的滅菌次數;②延長了物品的使用壽命;③降低了物品的消耗;④節省了人力、時間;⑤分解包裝方便科室工作;⑥保持無菌狀態時間長。
2 滅菌范圍
①各種治療包中的刀片、縫合線、縫合針等;②急救物品如壓舌板、開口器、舌鉗、心內針、不同型號的導尿管、靜脈導管、氣管套管等;③棉球、一次性手套、紗布;④根據需要自制的一次性導尿包、換藥碗、口腔護理碗等;⑤電子儀器、光學儀器、內鏡、透析器材、移植器材、牙科設備、心臟診療器材等;⑥環氧乙烷不適用于食品、液體、油脂類、滑石和房間滅菌。
3 規范包裝并遵守裝載原則
3.1 包裝材料:要求必須采用能滲透空氣、蒸汽和環氧乙烷氣體材料,能耐受一定的溫度,能較容易的去除環氧乙烷殘留。常用紙塑包裝、醫用皺紋紙、聚乙烯塑料袋、布、無紡布、但不能用尼龍、各種金屬布箔、密封的玻璃和玻璃紙做材料。
3.2 擬滅菌物品:常用紙塑包裝,一般用單層包裝,手術器械需要雙層包裝,如雙層時紙塑同方向,內層不得折疊。紙塑包裝袋封口和壓邊寬度不低于6mm,器械物品放入紙塑包裝,四周留有空間約1~2cm.銳利器械應有棉布或紗布包裝,包內盡可能去除空氣,并放置化學指示卡,包外注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失效期并簽名。
3.3 物品的準備:視滅菌物品規格形狀,選擇長短寬窄合適醫用滅菌袋。過大易造成折疊、破損,影響使用,過小易在負壓狀態下破損,造成滅菌失敗。因環氧乙烷滅菌易受各種污物的影響,所以擬滅菌的物品必須清洗干凈,并在室溫下干燥。滅菌物品上不能有水滴和水分太多,以免造成環氧乙烷稀釋和水解,影響滅菌效果。擬滅菌的干凈物品和所用包裝材料存放在40%~60%相對濕度室內。
3.4 裝載原則:對包裝好的待消物品要再次檢查包裝是否合格。欲消物品要放筐內,物品間上下左右均應有空隙,且不能接觸柜壁,鍋內裝載量不能超過總體積的80%,滅菌物品應占環氧乙烷消毒柜內空間的4/3為宜。同時要遵循重物、輕物要分開,重物放低層,輕物放高層的原則,勿壓勿折,裝鍋的物品要垂直放置不能平放。
4 嚴格進行環氧乙烷的各種檢測
4.1 每鍋工藝監測:滅菌效果取決于4個要素:適當溫度、相對濕度、藥物濃度及作用時間。操作人員必須對每一鍋每一次的滅菌過程、溫度、時間、壓力的顯示裝置要仔細觀察。運行是否正常,滅菌溫度37~55℃,濕度保持在40%~60%,時間1~3h,壓力排氣12h。每次滅菌循環結束后,均應記錄鍋內濕度、開始時間、滅菌物品的種類、數量,并簽名。
4.2 每包化學監測:包括包裝的內外監測,滅菌結束時要注意觀察外包裝指示膠帶及包內指示卡的顏色變化,如指示膠帶由黃色變為橘紅色,指示卡由玫瑰色變成綠色,表示達到滅菌條件。
4.3 每月生物監測:采用自含式環氧乙烷滅菌生物指示劑(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ATCC9372)進行生物監測,在滅菌周期完成后立即將生物指示劑從被滅菌物品中取出并進行培養,生物監測是確定滅菌效果**安全**可靠的方法。
4.4 環氧乙烷殘留量的檢測:空氣和滅菌物品中環氧乙烷殘留對人體的危害已經證實,對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明顯,長期接觸后,易患白血病和出現自發性流產。采用環氧乙烷滅菌物品在發放前必須經過通風處理,消除滯留毒性后才可使用。我G規定,工作間空氣中的環氧乙烷**高允許濃度為5mg/m3,一次性醫療用品經環氧乙烷滅菌或消毒出廠時,環氧乙烷殘留量不能>10/g,消毒衛生用品出廠時環氧乙烷殘留量必須<250/g,所以有條件單位,應每年進行環氧乙烷殘留量的檢測。
5 注意事項
①環氧乙烷鋼瓶應關嚴,存放在陰涼通風處,適宜溫度在16~21℃(不超過30℃),無日曬。搬運時輕拿輕放,避免劇烈撞擊。②操作室和貯藏室嚴禁吸煙,環氧乙烷氣瓶遠離火源和靜電。③禁止穿著有釘的鞋進入滅菌現場,以免發生燃燒和爆炸。④定期對滅菌設備進行清潔維修和調試。⑤嚴格掌握環氧乙烷通風要求,聚乙烯材料物品解析60℃時8h、50℃時12h。⑥環氧乙烷殘留量滅菌物品中應低于15.2mg/m3,滅菌環境中濃度應低于2mg/m3。
【參考文獻】
[1] 鐘秀玲,郭燕紅.醫院供應室管理與技術[M].北京:中G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11.
[2] 李亮云.環氧乙烷
滅菌器在供應室物品滅菌中的應用與管理[J].家庭護士,2008,6(3):96.